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名家点评 > 详细内容
苗再新人物画蠡见
作者:源父  发布时间:2013/3/16  阅读次数:2125  字体大小: 【】 【】【
       苗再新是从思想上坚守传统很执着的一个人。拂去当代画坛的“浮躁”病态与喧?的纷扰你会发现
       他的“另类”。这“另类”是说他多年来孤寂地坚持走写实道路而在当今大讲“中西融合”,走向多元的时代背景下会被认为缺乏“时尚”和高度。事实却不然,从苗再新浩浩落落的笔墨气象与充满民族精神、文化品质的主题创作中,在形象完美的背后却具有着丰富的层次和深刻的内涵及诗境文心。记不清了从哪本书上读到一句话“诗歌与书法仍然是衡量中国画的一个有效的标准”。这句话似乎从苗再新绘画作品上得来的提示,也使得我对中国画的传统承有了理性的认识。从传统意义上看,苗再新的创作思想是具备着大智慧和富有诗意化的。在他作品里,让人从中读出笔墨的生动、广阔的审美视野、落红如雨般心中富有的诗情画意,引发人们对艺术对自然的思考与关注,而走向情感,走向艺术上的自觉。
          可以说,苗再新的作品在极力张扬写实精神与笔墨表现的同时,更多的是对民族传统与文化精神的回响,从《师生》到《热血男儿》、从《天使在人间》到《儿女英雄》这大视角、大英雄主义的激昂描述,其笔下的悲壮情怀远远超出了作品本身带给我们对诗性品质的关注,也毫无疑问是具有一种无谓的悲壮史诗般的英雄气概和时空的沧桑感,包孕着恢弘的蕴涵,它带给人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感动!“艺术以真善美为依归”。读苗再新的作品使我坚信这一观念。
            苗再新的人物画创作富有着古典主义的精致和浪漫主义的优雅。在他内心深刻与朴素的人生感怀和以“自然为上”的艺术宗旨,营造出他唯美理想中的“单纯”与“自然”的审美格调。任何创造的艺术形式都在表现和演绎
画家的思想与情感。想想,中国画的传统就是富有东方韵味和独特的中国画的民族性这一本质的物征!著名画家程大利先生曾说:“高喊弘扬传统的人,往往对传统的精神缺乏认识。当然,文化虚无主义者更是对传统的无知…。”我极信服。继而,更对苗再新多年来坚守传统,重铸经典的艺术思想,和极力以传统的文化来支撑笔墨语境的传承与发展而深水静流的不懈求索深表敬佩。
        苗再新绘画中的“文化性”可说是他艺术创作中极耐品评的另一韵味,这是他多年来对传统文化与绘画艺术的理解与消融后的因果,也是当代画家所忽视和缺少的。犹记学者辜鸿铭先生说的“中国文化有四个特点:单纯、深沉、灵敏、博大。”延伸到绘画创作中,可见在当代画坛不是技巧的匮乏,而是艺术上文化与精神的丧失。因而缺乏文化内涵和传统笔墨的艺术创作,表现手法再丰富多彩也只流于单薄浅显而失于厚重,既使在笔墨上如何淋漓尽致地发挥也终将因为少些意境文心而显得“荒率”而游离于自然之外,而走向媚俗与欺世!从古到今,任何艺术大家无不是学养深厚的学者,因为“学养的高低必然从作品中表现出来,显示出画的品格。”在苗再新作品中可看出深厚的文化底蕴下弥散着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充满意境与哲思的笔墨语言使他在扩大题材的表现上重新在文化意义上走向完美,从深厚走向宽广。
        中国画历来讲究笔墨“气韵”。在笔墨的表现上,苗再新以淳厚飞扬的顿挫与疏密的线条优势强化着画面的形式感,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张力。这都是诗意化的笔墨精神品质与思想品质深化后的一种“文化性”的显示。在他生花妙笔下,他崇“势”尚“韵”的做派,充满热情和尽显气质修养的笔墨语言构建起他心中的中国画的新内涵,新语境。这精致、适人心怀的艺术新貌,是他体悟到“创新有一个基点,融合也是一种途径”(刘大为)后,他的艺术创作也“与时倶进”的“日新”,而再新,也成就了他今天笔精墨妙的“再家样”。
          如今,在不缺少关爱而缺少责任,不缺少轰轰烈烈而缺少坚守执着!在这个太易让人忘记历  史的时下,苗再新以一个优秀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向人们诉说着一个又一个似乎被人淡忘却并不久远的故事。我想,这也是苗再新人物画创作留给人们深思和值得深思的实质意义。
来源:苗再新的博客

焦全才

刘艳会

李德君

王长水

田占峰

齐宏伟

焦全才

刘艳会

李德君

王长水

田占峰

齐宏伟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更多...新闻头条
推荐名家
更多...推荐书画家

 

        联系人:张志军 18638673083   QQ:380881187 QQ: 1207985816   

邮箱: 380881187@qq.com 

    版权所有:名家名品信息网 mjingpin.com

备案号:豫ICP备:14020361号

工信部网站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