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感动中国”新疆区十大候选人揭晓:
他用生命和爱心铸就千万元慈善丰碑
(记者杨晓林,都市报记者黎莉)11月27日,2012年“感动中国”新疆区十名候选人在《天山网》和《新疆都市报》同时发布,成了新疆和首府一大新闻。从本月16日开始,在全疆范围内进行了一场紧张而有序的全民投票活动,古稀老人张柱堂从25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名题“新疆好人”榜第二名。他,就是我国书法大家、大慈善家,被誉为“西域活菩萨”的张柱堂先生。
牢记家训 低调做人
当记者踏进了张老的家中时,只见年过七旬的张老鹤发童颜,思路清晰,家中文化气息馥郁;室内还散发着淡淡的墨香味。十年前张老回家乡河南为爷爷张伯驹筹建艺术馆,夫妻俩夏暑冬寒饱尝了人间苦。他俩积劳成疾,双膝患有风湿病并长期绑着绷带,步履艰难。作为慈善家和书法大家的张柱堂先生,去年8月17日52幅书法作品在成都文交所上市发售,成为我国书法上市第一人。按照“积德行善,爱国济贫”的家训,他把义卖近所得的千万元资金,全部用于公益和慈善事业上。据悉,在受资助的3000多名人员中,仅少数民族占居90%以上。
日前,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慈善家协会顾问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在接见张柱堂先生时指出: “今年,你捐款和书画作品达1000多万元,用于扶困助学、敬老助残、文化艺术发展和多项公益事业;你大爱无疆、大美无言,为新疆的民族团结和文化繁荣做出了重大贡献!你不愧为“西域活菩萨”和“中西部文化交流使者。”
古稀老人张柱堂谦虚地说:“作为一位老艺术家,这是我应该做的。我在新疆工作生活了50年,最大的心愿就是在有生之年为促进各民族团结和新疆长治久安做点实事。”
记者在张老工作室的画案上看到百余封来自国内外的信函,有邀请张老参加会议的,又邀请他作为书刊杂志顾问和编委的,也有寄来几千元代金券邀请张老出国巡展的。而在所有信封上张老都批示着:“不出书,不做顾问和编委,不参加巡展和邀请活动。”
半年行程三万里 选定“草根”资助人
被公认为“诚信为本”和“办事丁是丁卯是卯”的张柱堂先生,为什么拖着两条病腿和冒着“三高”的危险(血压、血糖、血脂均超标),从去年9月至今年4月在女儿和工作人员的搀扶下,踏遍和田、喀什、克州、巴州、吐鲁番和哈密七地州的近50个县(市)、乡(镇)呢?张老爽快的对记者说,这是因为去年慈善总会出了个“郭美美”,我必须把我的血汗钱真正捐扶给急需要帮助的草根人。“好钢用在刀刃上,不能马虎半点。”是的,张老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记者翻开张老的爱心日记上面有三次“历险记”,一是去年9月在叶城调研时牙龈炎发作,他半个脸浮肿吃饭困难,硬是每天坚持行程500多公里,晚上挂两瓶吊针,小病不下火线,一直坚持了半个月。后在大家的劝说下,才勉强同意回乌鲁木齐住院治疗。二是去年11月在巴州罗布泊调研,由于多日积劳和超负荷工作,血压升至190而被送至解放军273医院强制性治疗。三是,今年11月3日在哈密参加两个基金启动仪式白天过度疲劳,夜里坐火车晚点又挨冻。4日上午到乌市儿子又拉上去白杨沟医院治腿,下午两点左右张老在医疗中突然休克,后经紧急抢救才捡了条生命。记者看完日记热泪盈眶地说:张老呀,你已是70多岁的人了,本应在家颐养天年,你为什么这么执着!
挣钱自己不花 爱心捐资千万
经记者一笔笔统计,从今年元月至11月中旬,张老捐资助学、扶贫助残等爱心公益事业共计达1230.63万元,其中捐助现金482.63万元,还捐献了价值748万元的书画作品。
1月2日在新和县捐资助学19万元和捐赠价值280万元的书法作品,设立了“新和县张柱堂扶困助学教育基金”,使80名各族贫困生重返校园。
5月25日,张柱堂先生风尘仆仆为哈密四中3000多名学生捐送2288册图书和捐赠价值38万元的书画作品,受到哈密领导和广大师生的赞扬。
6月12日,为宣传、弘扬刀郎文化和龟兹文化,张柱堂先生策划并筹资百万元在郑州举办由两省区文化厅参加的《沙枣花开》剧本研讨会,为促进新疆各民族大团结和中西部文化交流锦上添花。
9月17日,“阿瓦提县张柱堂文化艺术发展基金”成立,张柱堂先生当场向该县文体局捐赠6万元现金和价值160多万元的书画作品,作为该县文化艺术发展启动资金,为阿瓦提打造文化大县雪中送炭。
9月19日,国家级贫困县“柯坪县张柱堂扶困助老基金会”启动,张柱堂先生当场捐送6万元现金和价值120多万元的书画作品,使该县敬老院50多名孤寡老人欢度晚年有了经济保证。
10月25日至27日,“张柱堂上市书法义卖暨新疆慈干堂(慈善家陈逢干张柱堂)文化艺术基金会”启动大会在新疆华夏艺术馆举行。仅张柱堂先生的13幅上市书法就拍得328.83万元,全部捐献“新疆慈干堂文化艺术基金会”。
11月3日上午,“兵团13师慈干堂红星艺术爱心基金”在哈密大盘营启动。他和陈逢干先生当场捐资20万元和捐献价值75万元的书法作品,作为该基金的发展和启动资金,受到该师8万多军垦战士的交口称赞。
11月3日下午,“哈密市慈干堂优秀教师奖励基金”启动,他俩当场捐资20万元和价值75万元的书法作品,作为该基金的发展和启动资金,并现场重奖哈密市10名优秀教师,每人1万元奖金。
甘当中西部文化交流使者,为中原堀起竭尽全力
在新疆工作近五十年里,张柱堂先生始终不忘生他养他的家乡和中原大地的父老乡亲。张柱堂说:“新疆独特的地貌和民族风情一直吸引着中国画坛的目光,把内地书画家请进来,让本地书画家走出去,架起宣传新疆的纽带和桥梁,让更多人通过书画家的笔、墨认识新疆。”的确,画鱼专家张树森、著名书法家周俊杰、张继、马德水以及国画大师郑玉昆、苗重安、杨志印等,通过来新疆采风、交流,回去创作了一批展示新疆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边疆巨变的作品,用笔墨架起了海内外宣传新疆的桥梁。
2004年非典横行期间,张柱堂先生冒着生命的危险,带上家乡救灾干部,跑遍了新疆兵团三个农业师、18个团场和262个连队,为河南周口五万名拾棉大军找到了“婆家”并挣得5000多万元赈灾款,被家乡群众誉为“家乡人民的功臣”。
2004年10月18日,我国首届姓氏文化节在家乡周口举办,他捐资1.5万元为修缮太昊陵增砖添瓦;
2007年4月30日,周口师院举办87届美术专业联谊会,张柱堂先生捐资3万元用于尊师助学,受到家乡广大师生的赞扬。
今年4月,张柱堂先生回河南月余,偿还家乡领导和父老的“欠账”,实现了为亲人献送墨宝的夙愿。此间,他还成功为河南一地三企牵线搭桥,招商引资,为中原崛起而尽微薄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