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艺界动态 > 详细内容
我看李君生的山水画/付京生
作者:付京生  发布时间:2010/6/30  阅读次数:5931  字体大小: 【】 【】【

  

   面对李君生的画,我们似乎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令人生发出无穷的想象。他的画,笔法生动,气息酣畅,壮人情怀。其画面境界无疑是他的人生理想与平生抱负的精神写照。他的绘画风格,爽健厉举,几可与两宋、元明刚健一派画家分席,且笔下若有神助,脱尽恒蹊,故其画面具有极强的视觉张力。

但凡好画,不必面面具到,但需有所寄。或寄于无为恣纵,禅释画境是也;或寄于天地精神,道家之境是也;或寄于成教化、助人伦,儒者所指是也;或寄于圣贤意志,心学人格修养是也。画山水若不注重所寄,乃死山死水也。君生的山水,是“活”的山水。

李君生的山水的“活”,可以从四个方面解释:第一,其图象文脉能够与中国山水画史中的经典作品接通。第二,李君生的山水图象,与人们内心深处对中国文化的体认有着密切的联通关系。第三,审美意识和笔墨技法的双向高超,体现了中国文化中无所求于外界而追求内心的稳定性和丰富性。第四,在深研传统绘画笔墨技法、章法、品格、气韵、境界的基础上,糅入了书法的造型观念和意境情趣,显现了清新浑厚、气象高旷而不疏狂的视觉效果。

李君生的画,精神气息扑入眉宇,展卷观之,即令人顿感精神为之一振。他的画,技法高超,笔墨精良,造型生动,格调高迈,且赋予了画面深刻的文化内涵,真实地体现了中国山水文化所具有的浓郁的文化气息。

李君生曾在西安美术学院五年的本科学习中,打下了良好的造型底子。这是一种“写实”的专业底子,内中包含了特别多的技术性的东西。2003年以后,君生考入中央美术学院,2005年又考入中国国家画院龙瑞研究生班学习,嗣后,他的画开始带着旺健的北宋气骨,整体性地融入到了南宗山水文化的语境,从而,使他的绘画,出现了“峻骨丰肌”式的特殊品相。

嗣后,李君生山水创作开始发生两个方面的重要变化,其一,荆浩的峻拔,范宽的崇高,王蒙的茂密,董其昌的明静,李君生把他们融合在一起,综合成一种他所向往的山水画的文化意象。其二,李君生是一个极为重视写生的人。面对自然山川,他似乎能体现到山川中有血液在滚动、有灵魂在闪烁,他能够感知到自然山水在呼吸、在脉动,所以他的心灵,自然而然地就能够和自然山水的生命进行沟通与交流。

于是,从李君生的绘画作品看,我们可以看到他的绘画,有着鲜明的来源于写生的生动性,这也是李君生在中国国家画院接受龙瑞与范扬等先生以“正本清源”为教学思想的指导以后,作品愈加成熟的体现。这就使得李君生的画,不仅内蕴了禅宗以“随缘任运”、“认幻成真”、“明心见性”为特征的审美内蕴,而且,还是将禅宗重视“活泼流转”、“直觉意象”、“珠光交映”的思维方式与中国古代道家学派尊重生命恣肆抒发的学说相联结,从而使他的绘画成为中国人“顺应自然”、“道法自然”以及“天人合一”等人文观念的变现。

一言以蔽之,李君生的绘画上最大的优点,是有着极强的把握、控制画面整体感觉的能力。这种整体把握、控制画面的能力,在他的大幅作品中体现得更加明晰。这是他将二十世纪以来崭新的具象写实新传统,在他的作品中有机变化应用于自己的绘画实践的必然结果。

李君生的作品,墨色朗润,即便多年以前的创作,现在观之,也犹如刚刚画完一般的新鲜透亮。究其原因,便是他的画,能得骨峻血活及气韵畅通之法,而致使满纸生机盎然。在李君生的画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以笔为刀式的创造性的技法显现,他采用了与传统的“锥划沙”、“屋漏痕”既有关联而又有所区别的“锲笔”之法——这种“锲笔”之法,笔锋涩入,下笔快猛迅疾,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其点画转折处,不用环转,而用换锋硬折之法,故下笔如金刚杵,硬挺有力。面对他的画面,我们似乎可以感觉到他画作中的点画、线条,落地有声,而也因此,而使得他的画面,满纸光华、明灿。

在如上意义上,李君生的画作,都有他的“家族相似”性,这是他的作品炉火纯青的体现。不过,李君生的画风同历史上的许多优秀画家一样,是多元并举的。譬如,他有一部分作品,具有极其清爽、洒脱的气息,使人观之,能顿感清心沁脾、神清气爽,而有无上清凉的感觉。

这种感觉,正是中国儒家思想以仁、智、德为核心的具体德体现——这就是说,除儒家之外,古奥深邃的中国文化中的道、释思想,经过李君生的长期修炼而将其视觉再现之后,既可以使我们的目光触及到他的这一类型的画面的那一瞬,而顿悟博大精深的中国道、释文化精神。这就是为什么不同文化类型的人,看到他们喜欢的君生的某一类型的画作之后,初见即被感动,久之而心生敬意的基本原因了。

一言以蔽之,李君生的画是勇猛精进、壮人魂魄的,但他的画,是一团和气的。李君生的这种“一团和气”的风格技法,若在靡丽繁华的时代,也许是不讨人喜欢的,因为它不柔媚时尚,很少有“化妆”后的妩媚讨巧之处。但这种风格的绘画在崇尚个性创造极其国家繁荣昌盛的上升时代,它无疑是会受到应有的尊重的。所以,李君生这样的绘画,在见识高、学养深的有识之士心目中,其格调之高迈,是不言自明。

如上所述,在李君生的画作中,有着“一团和气”的美感,这种一团和气,还与他对中国文化中的“象数”之美的深刻理解是有关联的。

这种“一团和气”的“象数”之美,是一种“随缘就势”般的视觉上的象数和谐。换言之,李君生作画,犹如高级的烹调师,同样的一个菜,烹给禀性、气质不同的人,火候、佐料的参酌配伍,都会有所区别,而且,还会因阴、晴、雨、露、冷、暖、寒、暑的区别,而参酌配伍也有所区别。李君生在笔墨上显然已经到了如是的配伍参酌随心所欲,而绝不逾矩的程度。

于是,从李君生的画上看,他的山水创作审美意识中的参酌配伍,一旦与我们前述的中国书法的审美精神相结合,那么,他的山水画也就必然会显现出最得意象之美的特征。在李君生的山水画中,有一种骨势,这种骨势的得来,近似张旭写书法时观公孙大娘舞剑器之得笔法,有一种飒飒然的风流气骨。看他的山水画,会使人情怀顿开,豁爽顿达而磊落,看他的画,是畅神而长志气的。这是李君生山水符号的终极所指。

总之,纵观李君生的山水画所显现的胸襟、气象、境界,正是当代画坛许多画家所共同追求的审美内涵。李君生的笔下,山水画不是被肢解的,不是一个个细部描摹的拼凑,而是浑然一体,有着蓬勃的大气象的,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心灵净化功能与人品提升功能,便由此而在君生的作品中越发清晰显现出来。这便是阐释学意义上的李君生的绘画的审美价值所在。

(作者简介:付京生,《中国画苑》主编,中国国家画院《当代画品》分卷主编,《中国画研究》“焦点论坛”栏目主持,美术理论家。)

来源:大公网河南频道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更多...新闻头条
推荐名家
更多...推荐书画家

 

        联系人:张志军 18638673083   QQ:380881187 QQ: 1207985816   

邮箱: 380881187@qq.com 

    版权所有:名家名品信息网 mjingpin.com

备案号:豫ICP备:14020361号

工信部网站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