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中国画中有很多罕见的画种,今已基本失传,为让更多的书画爱好者了解浩瀚的中国画艺术,小编特编发这篇文章。详细介绍颖拓、界画、博古图、八破图等罕见的中国画种,以期引起更多的关注!
(一)颖拓
颖指笔(古人对笔的别称),颖拓就是用笔画出来的拓片。是中国画中罕见的画种,也是传拓艺术的一种特殊形式,技法难度大,创作耗时长,历来技法保密。自1949年最后一位专业颖拓画家张海若去世后,66年来,再无专业颖拓画家从事,但仍有人偶尔习作,今已基本失传!
可喜的是,颖拓传承人崔隽川历经三年搜集和整理,于2015年夏季,录制《颖拓技法》视频并上传网络,将百年不传之秘颖拓技法公开解密,使这门濒临失传的艺术不再“后继乏人”。
附图:颖拓作品欣赏
《泰山残石二十九字》作者:姚茫父
此作为国家一级文物,现为贵州博物馆镇馆之宝
此作创作于1916年,1957年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开创中国书画史上的一个奇迹,在此之前尚无一件书画作品创作不到50年获此殊荣。
《红梅颖拓图》作者:吴昌硕
《毛公鼎》 作者:崔隽川
锦灰堆表现形式,颖拓相互叠压组合入画 。
作者:崔隽川
颖拓《甲骨文》 作者崔隽川
颖拓《集珍》 作者:崔隽川
(二)界画
界画一词也见于北宋李诫编修的《营造法式》。自宋代起,它既是指中国画的一种技法,也成为了中国画的一个独立门类。作为中国画技法,界指界尺,是建筑绘图时专供毛笔画直线的工具,界画是套用了建筑中界划的意思。而作为中国画画种,界画是指绘画中采用这种界笔直尺、用界划的方法所绘的画。界画与其他画种相比,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要求准确、细致地再现所画对象,分毫不得逾越。虽然界画难工,却往往不为文人所重。其实界画形象、科学地记录下古代建筑以及桥梁、舟车等交通工具,较多地保留了当时的生活原貌,其意义已突破了审美的范畴。中国建筑以木构为主,可惜木质易损,沧海桑田,一些传说中的琼楼玉宇我们已无缘亲见,幸好建筑也是中国画,尤其界画是重要的题材,人们可以自界画的画卷间稍窥其风采。
宋徽宗时代,界画就已被作为皇家美术文献的《宣和画谱》排在了各中国画种中的第3位。但古代学者认为,界画的真正独立应归功于更早的隋代画家。
附图:界画作品欣赏
名作《清明上河图》(局部)就是典型的界画
作者:张择端
《云溪仙馆》 作者:黄秋园
(三)博古图
博古是杂画的一种,后人将图画在器物上,形成装饰的工艺品,泛称“博古”。如“博古图”加上花卉、果品作为点缀而完成画幅的叫“花博古”。北宋大观宋徽宗命大臣编绘宣和殿所藏古器,修成《宣和博古图》三十卷。后人因此将绘有瓷、铜、玉、石等古代器物的图画,叫做“博古图”,有时以花卉、果品等装饰点缀。“博古图”有博古通今、崇尚儒雅之寓意,常用于书香门第或官宦人家的宅第装饰 。
附图:博古图作品欣赏
博古图 作者:黄士陵
博古图 作者:孔小瑜
(四)八破图
起于元代,非常真实的描绘古代文人雅士书房所常见的杂物,相互堆砌,有立体感。如:古旧字画、废旧拓片、青铜器拓片、瓦当拓片、虫蛀的古书、废弃的画稿以及扇面,给人以古朴典雅、古色古香、雅气横生、耐人寻味的感觉,有人称之为“非书胜于书、非画胜于画”,活像灰堆里拾出来的(又名锦灰堆),是中国画中罕见的画种。因八破图主要描绘书房的破旧物件。权贵之家和书香门第均觉不登大雅之堂,一直受“冷遇”。
附图:八破图作品欣赏
八破图 作者:杨渭泉
图《寿》 作者:不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