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名家点评 > 详细内容
刘灿章书画艺术进校园作品展研讨会实录
发布时间:2014/11/20  阅读次数:3764  字体大小: 【】 【】【

刘灿章书画艺术进校园作品展研讨会实录

时    间:20141031日上午点击查看新闻资讯

地    点:河南警察学院

主持人:李强

李强(中国书协理事、河南省书协副主席、河南省书法院院长):

今天在这里举办刘灿章书画艺术进校园作品研讨会很有意义,由我来主持很荣幸。灿章先生是全国著名的书画家、编辑家。他为社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我有段时间在河南美术出版社时与灿章共同编辑《青少年书法》。他做人、做事是大家都十分钦佩的。编书一心扎在工作中,余事研习书画。因为做编辑工作必须是内行,才能编出好书来。他转业之后,为克服自身的不足,埋头学习,向老同志学习专业知识、向传统学习,他是很成功的。下面请周老师发言。

周俊杰(河南省书协名誉主席、河南省文史馆馆员):

灿章是大家的好朋友,也是我的好朋友,为人也非常好。这么多年,给河南书画界出版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主编和责编的《王铎书法全集》出版之后,开创了中国出版社出版全集之峰。接着,米芾  、颜真卿等光我那儿有好多种全集,黄永玉的24本。但是,《王铎书法全集》目前出版是个滥觞。所以说,他的功劳是非常大,不但《王铎书法全集》后来又编辑《汉碑全集》,还有很多重要的书画类出版物。灿章在这里面起了关键作用,这确实得感谢他。

他搞这个书画进校园展,看来灿章非常勤奋。去年才在省博物院搞罢,我主持了研讨会,没多少天又搞这个展览,所以说,他很勤奋。这个很让人很佩服的。

让书画走进校园,走进高校很有意义。这个书法过去在学校里普遍地不太重视,我也看见有关的资料对中国文化都不太重视。考学考啥,先问英语多少分。作为一个中国人,不问汉语考多少分,先说英语考多少分。英语你能考过人家美国、英国吗?你首先应该把中国汉文化学好,现在已经开始扭转了,好象考学中英语也不是最重要的了,也比较灵活了,对于考英语好多专家对此非常反感。作为一个中国人,对中国文化不了解是不对的。这次书画进校园,这个意义非常大。书法是承载着中国文化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学术界有人说,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这个话不一定都同意,但是想想确实有道理。过去林语堂那批大学问家、著名教授讨论书法时都认为想了解中国文化、了解中国艺术,如果不了解书法艺术,你就进不了中国艺术圈子里面来。书法对中国文化非常重要。另外,现在大学生,应该了解在世界五大国文化当中有两河流域,像伊拉克、埃及、印度,包括玛雅文化,还有中国文化,其它四种文化都断线了,因为那几个古老的文化的文字都没有了。最古老的像两河流域的文字,还有埃及的象形文字都没有了,埃及文字不但没有,他们自己的历史也都中断了。比如,两千年前他们国家啥情况都不知道。可中国人特别重视历史,中国在史学上特别发达,其重要的原因是中国文化没断线,就是中国文字没断线,中国的书法没有断。所以我觉得书法进校园它可能意义不仅仅是书画展览问题,很可能就是中国大文化、中国古老文化在校园开花结果,这个意义更大一些。这校园里面都是中国文化界的精英,所以,河南警察学院都是咱们公安上的精英,这些人如果对中国文化了解更多的话,将来他肯定对他们走向工作岗位的时候是会有好处的。

另外,灿章本人书画艺术(不说画),书法他本身也有很高成就。因为他研究王铎,也学习王铎,主要是学习王铎草书,这一点很重要。对于王铎,我跟很多朋友交流过,王铎很多行书确实很漂亮,太完美了。他很重要的10件草书长卷是王铎最重要的作品。所以,如果王铎没有那10件草书长卷,王铎意义会减少一些。我是不太写王铎的,因为我感觉王铎太完美了。我这个人又不太追求完美的东西,太完美、太甜了。完美让人觉得过头了。但是确实好,我喜欢王铎的草书,正好灿章主要学王铎草书,灿章的草书,刚才赠给河南警察学院的作品,还有展出的那些作品,我觉得能反映出来灿章学习草书用功的程度。因为王铎继承了“二王”,继承米芾  ,这是中国帖学的一个主线。到王铎也算一个高峰,一般很多评价“后王胜前王”,说明王铎的艺术成就要比王羲之还要高,南方帖派不见得都承认。但我觉得有道理,因为王铎还能写他的小楷,他的隶书,还有篆书,好多那些行书,象《拟山园》,从整个全面成就上看,这样说也可以。所以说,以王铎为老师,学习书法,实际上也是学到了“二王”,路子非常正。所以说,灿章在草书方面路子非常正,这一点是很难能可贵的。并且他那个线条质量也很好,起伏跌宕,章法的疏密,黑白的处理,都很有特点。除了草书之外,还有部分隶书,还有部分其它的书体也都很有成就。总而言之,灿章以他这样优秀的作品,拿到河南警察学院来,我想首先他就是给警察学院的师生的。我来这里看也有好多熟人、朋友,这里学书法的人也很多,能在警察学院来搞展览,说明他们本身在书法艺术文化方面还是大有人才的。这个展出会对警察学院的师生有一定影响,不一定大家都成为书法家,但起码通过书画展,对中国文化核心书法艺术来到校园意义非常重要。祝灿章书画进校园展圆满成功。

马岭(河南省美协副主席、河南大学教授):

灿章是我老朋友了,几本大部头的书,说实在的是书画家们很喜欢看的书。我从两方面说一说灿章这次活动。第一个,从绘画上说一说,再一个从高雅艺术进高校这个角度说一说。因为我是从学校出来的,我也不是第一次接触刘灿章的书画,以前看过一些,我感觉灿章是我们省不多的书家,又画画的一个全才书画家。过去都是说书画同源,确实从灿章的绘画当中完全能够看到这个问题。他就是能够把书法的用笔恰当地运用于绘画。这个东西,也不是说简单的我有一定的书法功底,我就一定能把书法用到画上,也就是说不是简单地看待这个事情。也是在绘画实践中把这两项比较完美的结合。所以灿章的画,我看了以后觉着他的画在用笔上很洒脱,很放松而且很见功力,这作为一个画家,看他的画是这样看待。刚才在开幕式上有一个发言,对灿章的评价我很赞成,认为灿章是一个学者型的书画家,我认为,这是一个很高的评价,也是个很恰当的评价。因为对书画家,近些年来,大家也都普遍认为在传统的认识上不如前代,就是缺少前人那种文化素养,所以说,现在不少研究者提出来作为当代画家应当去追求文人品位的东西。前几年一直提出要有书卷气。我觉得作为一个编辑,在长期大量致力于出版工作,实际上是很深地在做学问。这样又和他勤奋的实践相结合,所以说对灿章学者型评价是很确切的,而且也是一个很高的评价。

再一点,我想说说高雅艺术进校园这个问题。因为我一直在学校工作,这个问题的提出可以追溯到“文革”以前的话,实际上学校提出来德智体发展,一直到八十至九十年代,这个详细时间我记不很清楚了,国家在教育的要求上加上了一个“美”,德智体美,实际上是一个很大的改变。不少研究者对这方面进行研究以后,感觉中国过去在学校教育中缺少美的教育。这个美的教育不仅仅是认识绘画认识书法的问题,甚至上升到完善一个人的人格,规范一个人的言行,对于每一个人的素质的提高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不仅仅是我们提倡美,提倡高雅艺术,只是让青年一代学生能够认识书画的问题,不是,我觉着很多理论家研究很深,包括提到完善人格,规范自己的言行,实际上这美育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说高雅艺术进校园是好的,对教育方向是积极的。很多高雅艺术,包括交响乐,包括歌剧,最近有一个歌剧在河南大学演出,都是比较高层次的。这属于一个系统的教育工程,因为这几年国人也不断在埋怨中国人这个素质跟不上,甚至出现了不少在国际上叫人家指责的一些不好的行为,实际都是这些个人的素质没得到培养。所以说,我感觉到作为我们这一代人都60多了,感觉到这一代不如上一代的传统文化素质。现在社会确实发展了,青年人是掌握的一些新东西,比如微信啊、电脑啊先进到很多信息,作为老人我们都很赞同的,但是本身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是很欠缺的。你像我在退休以前在河南大学工作的时候,于省里参加一些评论,也接触不少高级知识分子,有些都是校长名教授,但是我们交流起来他们自己都承认确实对书画不懂。所以说中国目前这个社会上的书画有一个说法叫“鱼龙混杂”,所以说这种鱼龙混杂现象的出现反映的还是国人对艺术没有准确的认识,他这个辨别美与不美、好与不好的能力太差。所以说我觉得国家倡导高雅艺术进高校,灿章的这个活动,是个好的开端。希望我们书画家有更多的作品能够进入高校,也是习近平主席最近提出来的艺术究竟是为谁服务的问题。我们这一代对青年人在美育上的提高应该承担一部分责任,所以说这个活动很好。我今天参加这个活动也很高兴,觉得这个活动很成功。

李明(河南美协副主席、河南省书画院副院长):

灿章书法出版和书法创作的同时,一直坚持中国画尤其是山水和花鸟的创作。我觉得可以用艺舟双楫来形容他的书法绘画。尤其是他这次展览,有一种齐头并进的感觉,尤其是山水和花鸟这一次作品令我很感动,也非常好。我觉得他这个山水的创作已经走向一个比较自由、比较自如的状态。多年前他画山水画一直坚持用书法笔画,怎么将书法融到山水画之中,进入到一个良好的状态。这次展出的为数不多的作品中,我已经看到他的作品有一个飞跃性的发展。这个飞跃性发展就是体现在把书法用笔的这种精华感觉,已经融入到他的山水和花鸟的创作中。尤其他中间那个四条屏的花鸟,我觉得在整体的用笔的气韵和构图方面已经达到一个比较自如的状态。还有展厅一进大门那幅山水长卷,那种用笔的精神和他的精华已经运用得比较好。浓淡干湿和书法入画这种精髓他已经掌握得比较好。他的山水花鸟进入到一个比较平稳的一个新的发展状态。我有个预测,我觉得他在山水花鸟中如果能用五到十年时间,他的绘画用笔会反过来影响他的书法用笔。那个时候他的书法应该是在一个森严法度要求下有绘画意味融进去,对他书法的飞跃会有一个更高的提升。一旦进入一个书画合璧、书画互相影响的状态下,他的艺术会上一个新的台阶。他所敬仰的王铎的山水画创作水平非常高,所以说王铎的书法能达到这样的一个高度,是他的多种连绵体和行草书以及布白都有他的画意在里面支撑着的。我想灿章先生如果能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他成为一个书画大家的一个时间可以说为时不远。他可能在这种书画合璧道路上走向新的道路,是一个既不同于传统书法也不同于传统绘画创作的一个新路子,这是我对他美好的祝愿。谢谢大家。

王荣生(中国书协理事、河南省书协副主席、书法导报社长兼总编辑):

我和灿章是30多年的朋友。我过去没有办书法导报之前,在开封群众艺术馆,那时候我在招乎书法上那一摊。灿章在编辑《青少年书法》杂志。他比我们书法导报创刊早几年。他到开封去组稿都去找我,我到美术出版社也和他谈图书策划事宜,所以对灿章我是比较了解的。刚才有人发言说他书法,据我了解他的书画基本上都是同步的,过去在部队他都画画。他先是画花鸟,画山水是九十年代以后,八十年代我都见他画一些兰竹、梅花。再一个他是一个很勤奋很重学养的人,这和他多年担任编辑工作这个职业是分不开的。灿章在出版社编辑了很多好书,像《王铎书法全集》、《汉碑全集》等,为我们书法界美术界确实贡献很大。编辑之余又潜心书画创作及学习。今天能看到他这么多精品的展示在河南警察学院,这和他多年的辛勤耕耘是分不开的。这也说明这个警察学院领导很重视艺术教育,很有远见。他在警察学院搞一个这样的艺术馆,这次又展览,对于学校师生书法美术教育都是非常有益的。另外,多年来,我从灿章身上学到了很多他的大气,他的豪放,这种性格无不体现在他的作品当中。无论绘画还是书法,大家从他这个书法里面可以看到他的绘画的影子,绘画里面显示出来他书法的线质。他确实是一个具备很高艺术素养、一个综合性的艺术家。我觉得从他的作品当中,从他的手卷也好、扇面也好都可以看出他的潜力还很大。因为艺术家到晚年都是拼体力的,他身体很好,虽然长我几岁,但是他的身体比我好得多,喝酒我也不如他,我觉得他今后潜力是很大的。

再一个学养也很好,为人也很好,这一点值得我学习。希望灿章兄继续努力,我看这次大作品少了点,空间能大点,再贡献贡献,把大的作品、代表性的作品拿出来,会更好。再次表示祝贺,展出成功!

姜寿田(中国书协理论委员会委员、书法导报副总编辑):

刘老师这个展我表示祝贺,去年这个展开始筹备的时候我们就过来,是让我们帮助选选作品。这次这个展览能正式地举办应该是可喜可贺的事。对刘老师应该是我非常熟悉的,包括也给他写过文章,而且在相关的他的研讨会上也对他的书法创作做过一些论述。有很多东西可能都重复了,但是我感到如果还有可说的话,我觉得他现在已经退休了,那么他的创作包括人生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所以我就想起他经常对自身创作所表达的两个关键词,一个是“线变论”,一个是“整合”。这个线变,我没有听到过他自己详细的解释。按照我的理解可能这个“线变”是否是书法的这个在书法史上,书法线条的变化那么也标志书法史的演变。书法史既是一个书体的演变,实际上也是线条的一个变化。也就是说结构的变动,推动线条的变化,同时实际上线条的变化也相反地推动了结构的一个演变。他的这个线变最终还是归结到一个草书上。这是我的一点理解。

再就是“整合”,整合显示了他创作的雄心。就是希望在自己退休之后,用五、六年的时间对自身创作的一个整理,以求达到一个新的境界。他的草书我认为他可能不同于其他人的一个特点,实际上就是他的草书、矗立点还是在连绵草上。连绵草在中国书法史上,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理论化的概念。连绵草虽然在书法史上有王献之对张芝草书的归纳而为人所注目,但是,实际上真正实践者是非常少的。现在看王献之真正的连绵草也很少,而王羲之做了一些有限的尝试,比如说,《报母帖》算是连绵草,但是也没有很大规模的创作。包括后世的草书家,即便是狂草,怀素的狂草,但他从狂势上超过了连绵草,却不是连绵草。所以说真正在书法史上,称得起在连绵草上矗立的书家并不是很多,可能傅山也算一个。那么所以说我觉得刘灿章先生对连绵草矗立可能是他的一个独特之处。也是他在草书上的一个升华点。但草书一个需要一个书家一生艰苦锤炼的这么一种书体,甚至说用一生都很可能达不到一种一个很高的境界,因为草书太难了。甚至说前一段我看沈鹏老他80多岁了,他说他现在所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气候通而隔行”,这也是一个连绵草的概念。就是张怀瓘在评张芝草书的时候说:“拔茅连茹,气候通而隔行”。那就是说沈老的草书在当代也算是一代大家了,但是他在晚年也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气候通而隔行”,实际上这也是一个连绵草的概念,也就是草书的最高的一个高度,也就是致广大尽精微。光有广大还不行,还要尽其精微。那么包括黄庭坚一代草圣,他对自己的草书也说自己抖擞三十年俗气不除,而且说自己流放过戎州,以后看流放戎州所作草书,十字里面只有一两字可观,这就说明这个草书难度非常的大。我觉得刘灿章先生抓住这个很少人矗立的连绵草上作为自己创作的一个着力点,这是他现在的一个优势,也是他与其他的草书家有所不同。再一个是,他的草书的优势还在于他的线条的语言也是很丰富的。就是一种篆籀笔法,非常的绵厚,但是又非常的灵动。那么我认为如果他在结构上要再作一种整合,就是说对中国古代的经典作更高意义上的一个取舍的话,他的草书至少在连绵草的领域应该是能够有比较大的成就。

另一点就是刘灿章先生的作品进高校,这在河南也是开启先例的,实际他的意义就是各位老师讲的意义是非常大的。在二三十年代蔡元培就提出以美育代宗教,实际上美育是具有培养人道德境界、礼仪规范的一种很高的艺术教育方式。而在中国缺少宗教这个前提下,美育更应该发挥它的重大作用,实际上现在大学都注重人文学科的教育。过去大学很少美育,就是从技术上注重工具性的教育而缺少人文教育,现在大学都有了“通识教育”,也就是对人文教育的一个倾斜。就是把工具性教育变成人文性的教育,这对提升国人的审美素质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实际上中国书法在培养中国人的审美的情感方面,包括审美品位方面都是起到很大作用。林语堂就认为书法培育了中国人基本的韵律感和审美的情趣。放弃书法在中国对人的审美教育的这种培养,我觉得是得不偿失的。实际上当代文化的俗化,包括中国人的审美品位、审美素质的降落都是和审美教育的缺失有很大关系。所以当中国人已经走向富强的时候,从富强到富贵这里面,重新进行审美文化教育,在这些方面书法起到很大的作用。

刘书志(大河报副总编辑、著名文艺评论家):

灿章是我三十年的老兄,将来更是我的老兄,刚才都谈到一个话题,就是高雅艺术进校园,无疑以刘灿章这次作品展览和艺术馆的建立以及下一步省警察学院硬件上再进一步提升提供了一个先例。这里面就提到了书法什么时候成为高雅艺术。作为中华文化的一种基因型的东西现在变成了高雅文化。好!那时代转折了,时代发展了,它成了高雅文化了,我在展厅观看的时候,就想起来李强兄三十年前和我的对话:你说为什么古人的毛笔字写得好?我说你说,他说最基本的一条是天天用毛笔,这是禅呐,说到点子上了。他天天用毛笔写字那他必然毛笔字写得好,写得好的里面就会出现写得好的层次,最好的就是书法,就是大家,就是颜柳欧赵,就是王铎,再现在眼前的就是周俊杰、李强、王荣生、刘灿章!书法一个文化基因的东西,折腾来折腾去,刚才高校的一个朋友谈到,这些年忽略了,这个忽略真的非常吓人。把这个民族的素质严重的衰化,现在毛笔书法变成了高雅技术,书法成了政策号召下的当代大学生结合的一种非主课的辅助性的美育。这个问题从两方面看,您这些大家们您都从艺术方面谈到了。灿章展出这个活动是第一大好事,标志性的大好事。第二,我就从文化角度走个偏门,可以说是救亡图存和兴废继绝的问题。如何把政策性的导向变成文化的自觉,这个问题其实社会应当重视,高校应当重视,真的时不我待了。我就想到书法,刚才我说了,李强当年给我说那一句话,书法作为一种文化的基因和文化的素养以及修炼,(日本人在培养武士道的时候,实际上是用中国的禅宗文化对武士进行培养,)所谓武侠小说上“迎风一刀斩”,是由禅定而后发的,那么书法艺术又是最接近中国禅宗的。实际上,中国书法艺术和中国禅宗的文化内核是相通的甚至是相同的,有内在的根脉联系,互动性特别强,互融性特别强。刚才我在展览开幕式上高兴地听到两个讲话,一个是省书协秘书长谢安钧讲话是从艺术上来讲的,再一个是警察学院领导的讲话,就是警察学院连续在大学生的书画比赛展览当中获多项金银铜奖。恰好说明当代警察更应该进行文化提升,文化修养。我还是讲这个进校园和刘灿章这个艺术馆的设立,它的价值远远超出了警察学院和刘灿章这两个名词,但愿真正成为一个文化的自觉。客座教授刘灿章真正承担起来教授的责任,这样才会在文和警的提升互动中起到更好的作用。

再一个,我觉得从书法界刘灿章又是一个个体性很强的一个现象。他当农民、当兵、当编辑,然后成为书画家。六十岁办退休手续了,好在这些大家们有一个六十岁井喷现象,恰好似一下子反而到了一个艺术创作的井喷期。刚才姜老师说了,五年要整合怎么的,我们可以得很清楚地看到的。从他这个过程中我就感到“修炼”二字,“修”和“炼”是两个词。修,是从那几部大书的编辑和在河南美术出版社《青少年书法》杂志的编辑那里修出来的;炼,是他刘灿章从书画艰苦锤炼中炼出来的,形成他自己的风格了。所以我今天来这儿,我感觉好到哪儿了,从他身上我悟出了“修炼”这两个词,一个偏重于空间,一个偏重于实践。修是要时间的,炼要是实践的。他这个修还有志,对于文化、对于书画文化这种修,笔不停挥,砚耕不辍,那就炼出来了。

徐斌(理财·收藏杂志总编辑、中国收藏协会会员):

我们今年出第四期杂志的时候,发了刘灿章老师的书画作品,中间有中央美术学院邵大箴教授的一个评论,说得非常到位,恰如其分。刘灿章老师无论书法和美术,他是个优秀的编辑家,同时他也是一位书法美术大家,以他理论研究和书画创作这方面都是当代的大家,我们第四期杂志里面,邵大箴教授说得非常好,我就不多说了,谢谢大家!谢谢刘老师!

孟会祥(书法导报副总编、著名文艺评论家):

首先祝贺刘灿章老师书画进校园这个活动圆满成功。时间也短,我想说三句话。

第一个,就是书画文化进校园不能光把它看成是一次艺术活动,叫学生看到字了,看到画了,知道欣赏书法绘画了就行了,其实它是一个文化活动。我觉得将来社会上不论从事什么工作,不论是哪一方面的人,都应该首先是一个文化人,这一个从漫长的中国社会中为什么古代从事什么行业的,写的东西水平那么高,就因为他都有一个文化基础,有一个充实有一个常识有一个境界在那儿。过去有一个时期,美国的航天技术总是赶不上苏联的航天技术,科学家都差不多,美国的条件还好一点,为什么?调查研究,最后结论是因为苏联的航天科学家都懂音乐。这个很奇怪,实际上是一个基本的情怀,基本的自觉,只有在这样个前提下,你才能够做好。其他的事如果没有这样一个背景,比如说写字,你不是一个文化人,你说你写字写得好,你不是一个文化人,你就是一个字匠;画画,如果不是一个文化人,你说我在画上有很深的功夫,那么你是一个画匠,就谈不上是一个书法家和画家。你本身文化没有达到一定层次,对人类和社会没有一个精神的引导作用,也就谈不上人类精神的结晶艺术,这是一个意思。

第二,谈关于书法草书。刘灿章老师是擅长草书,笔法这样一个问题,刚才周俊杰老师提到:日本有人说到“后王胜先王”,王铎胜过王羲之。当然不同时代的人物不能这样比谁胜过谁,谁不如谁。不过确实有不一样的地方,不一样的地方也是时代的因素。王羲之时代是很小的毛笔,硬芯的小毛笔,很小的帖。写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种相应的八面出锋、转笔为核心的那样一种笔法。到了明代之后变成大笔了,有了宣纸,一写写个丈二的。他那个技术在新的条件下就产生了一种革新变化,它实际上是丰富了帖学的内容。至于说连绵草这东西也很难说。大草张芝是一个创始人,张芝的作品除《秋凉平善帖》章草比较可信之外其他的都有争议,包括二王,王献之的作品以行草书作品为主,草书纯正的草书,所谓连绵草这个东西,比如《玄度帖》写得非常涨的东西,是不是王献之写的也争议不少,基本上认为唐代人所写,而且《淳化阁帖》第十卷里光张旭的就有8件。既是说创始于张芝二王,它也是成熟于唐代,成熟于唐代它还是小作品,它没有大作品。真正的大作品,那还是在明代,还是明代人有这样的大作品。至于王铎临阁帖,临王献之的帖,临柳公权的帖,本来一个一尺长的字帖,临一个一丈二尺长。他肯定是技法也好,精神也好,气象也好,都已经与二王与唐人有所不同,就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你说王铎胜过王羲之也说得通,也有他一定的道理。那咱现代人对王铎的开掘以及对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的回溯,我觉得都只能说在某些方面,某一个特点上加以强调加以发展包括这种大草、连绵草、一笔草,这样一个说法吧。最早接触这样的人,比如日本人的村上三岛,还有最早上下连绵写成一块的像开封陈国桢老师也这样写。刘老师在这方面是有他独到的开掘,另外我觉得创作实力上地位和影响力上来说刘灿章老师应该说比村上三岛写得好。我为什么说比村上三岛写得好,他们日本人写东西比较生辣,有些细节他不太照顾,他只要出来一种气势,这样大的一种感觉;或者他也接受了包括禅的东西,他也有那方面东西,但是笔法的圆熟程度他并不是很够。现在说线条,过去说点画。点画的含量相对也单贫。然而刘老师他有很大的长处,他用长锋笔写大草,他很轻松,执笔非常高,然后一挑一挑,把古代的笔法拨壳给他现代化了;然后他的线拉出来都是中锋,写出来非常轻松,这画我觉得也很难得。他在技术方面跟他的文化素养综合起来产生了这样一个结果。

最后一句是关于书和画的问题,就是书家不一定会画画,你得会欣赏画会看画,为啥呢?因为书画爱好者也好,他最终是走向自然,你要自然,但是你对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对这样一个图式,这样一个构成都不敏感的话就成不了造型方面的艺术家。

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因为太远时代的书法家,唐以前书法家他会不会画画也很难说,画的成就高不高呀,没有资料可查,甚至于王献之都会画画,但是到了米芾以后,书法史上的大家基本上都是画家,也就是说宋以后书画史基本是画家来推进的,米芾是大画家,赵孟頫是大画家,董其昌是大画家,王铎、傅山都是大画家,清代也很多,但是碑派的可能会少一点,就是当代你像帖派的林散之也是画家,启功也是画家,这种现象非常奇怪,画跟书法之间如何进行互补,如何进行渗透,这个非常值得重视起来。你看刘灿章老师这个字,大字写得非常大气,非常轻松,他这种大气轻松跟他画画里头可能有些不衫不履,乱头粗服这样一个过程中也有互相渗透。我祝愿刘老师将来书画高度融合,为我们创出更加丰富的作品、更有味道的作品,谢谢!

张体义(大河报文化版首席记者、著名文艺评论家):

在座的一些朋友知道我在大河报长期从事文化新闻的采访编辑工作,其实我在到报社之前,还从事过一段时间的田野考古。这里,我想用考古学的视角来谈谈对刘灿章先生书法的一些感受。

田野考古尤其是文明诞生之前的新石器时代考古,最主要的工作方法有两种:一是地层学,二是类型学。我们大家都知道,不同的时代会遗留下不同的地层,不同的地层里面包含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地层学有一条铁律:

晚期地层可以包含早期的东西,早期地层绝对不应该有晚期的东西。就像书法一样,现在我们可以用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草来书写,但是在商周时期,绝对不会有楷书。如果你在商周青铜器上发现楷书铭文,那肯定是假的。类型学主要是研究出土的器物,老一代考古学家有一个绝活:“摸陶片”。他们能通过一些普普通通的陶片判断是不是属于同一种文化或者同一种文化的早晚关系。他们为什么这样神?这是在广泛占有材料深入思考梳理之后才有的直观判断。我说,刘灿章老师这些年干的正是“摸陶片”的工作。他主编了《王铎书法全集》(1-5卷),担任《汉碑全集》(1-6卷)、《河南书法年鉴》、《洛阳与中国书法》、《龙门二十品》的责编,数量庞大的书法碑帖正如一个个的“陶片”,经过他的手,不仅复原出了一件件精美的器物,而且对不同书家风格差异、同一书家前后风格的演变了如指掌,能做到这一点的书法家可能没有几个。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见的多才能识得广。识广胸怀阔,静观气自平。编辑了《王铎书法全集》、《汉碑全集》之后,刘灿章先生的行草书、隶书都有了变化,而且这种变化还在进行当中。大家可以乐观其成。

主编、责编这几部大部头的著作带来的如果仅仅是书法艺术的进步,那就太可惜了。我想刘灿章先生也不会满足于此。编辑《王铎全集》刘灿章出版了《好书数行》专著,在研究中国书法的演变中,刘灿章提出了“线变”理论。《汉碑全集》已经出版好几年了,我期待着灿章先生能有汉代隶书文化方面的专著出版,学者型书画家将是灿章先生今后的头衔。谢谢大家。

李强:

这次研讨会就非常全面地总结了更深刻地了解了刘灿章他为艺为人和他书画艺术上的成就及在编辑工作上的贡献。同时他还有一种责任感,使命感,把艺术文化走进校园对社会做出一种贡献,所以这个研讨会虽然时间短、涵盖的内容很多,信息量比较大。最后感谢各位出席今天的活动,感谢各位非常宝贵的发言。今天的研讨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刘灿章:

首先我表示感谢,大家在百忙中参加我的进校园研讨会,有些老师发了言,因为时间关系,还有部分老师们未有时间发言,之后也请写出来发到我的邮箱里,供我学习。感谢大家对我的鼓励、启发和指导,之后我要用更多的时间向在座的各位老师学习,从中吸取更多的经验和精神来完善自我、补充自己,力求再进一步达到新的提高。

       相关链接:刘灿章(笔名三沧),19545月生,河南淮滨人,1972年入伍,1986年转业到河南美术出版社,曾任办公室主任,《青少年书法》杂志执行主编、书法编辑部主任,现为河南美术出版社编审,河南省书协理事兼出版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书画院特聘书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书画作品多次参加省及全国大展并有多篇书画理论文章发表。有多幅书画作品被国内外文博机构和政要收藏。出版有《刘灿章书法作品集》、《好书数行——王铎和他的书法艺术》《刘灿章扇面集》、《刘灿章书画选集》、《中国当代名家绘画品鉴系列——刘灿章》等。主编和责编的《王铎书法全集》(1-5)获中国首届书法兰亭奖·出版编辑奖、第六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责编的《汉碑全集》(1-6)2006年度全国文博考古十佳图书奖、第十六届优秀美术图书金牛奖特等奖、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编辑出版奖二等奖、首届国家出版政府奖提名奖,责编的《龙门二十品》获全国编辑学会评选的金牛奖金奖,责编的《河南书法年鉴(2007)》获全国地方志系统第二届年鉴特等奖等多种奖项。

  

来源:名家名品信息网

焦全才

刘艳会

李德君

王长水

田占峰

齐宏伟

焦全才

刘艳会

李德君

王长水

田占峰

齐宏伟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更多...新闻头条
推荐名家
更多...推荐书画家

 

        联系人:张志军 18638673083   QQ:380881187 QQ: 1207985816   

邮箱: 380881187@qq.com 

    版权所有:名家名品信息网 mjingpin.com

备案号:豫ICP备:14020361号

工信部网站

版权声明